魏帝曹髦讀音權威專家解讀:曹髦的正確讀音揭秘
更新時間:2023-07-28
瀏覽量:
本文目錄
司馬炎五大名將排名?
Top 5:鐘會
鐘會,字士季,是太傅鐘鷂之子。他是司馬家族的心腹,當初毌丘儉發動淮南二叛,他隨司馬師出征,就得以掌管機要。后來司馬師去世,他又開始為司馬昭效命,當魏帝曹髦 想 要奪回大權之時,就是他為司馬昭獻策,化解了危機。后來司馬昭打算伐蜀,整個朝堂都持反對意見,只有他表示力挺,并擔任了鎮西將軍一職,統領了伐蜀大軍的中軍。
滅蜀之戰開始之后,鄧艾和諸葛緒先后被姜維甩脫,正是他與姜維相持于劍閣,才為鄧艾直逼成都,提供了機會。不過滅蜀之戰后,他萌發了野心,引發了兵變,死在了亂軍之中。雖然他一生未能為司馬炎效力,最終也背叛了司馬家族,但是他的確為司馬家族代魏自立,作出了不少貢獻,在滅蜀一戰中,他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員。
Top 4:衛瓘
衛瓘,字伯玉,他雖出身于書法世家,是一位儒將,不過他對西晉的貢獻,并不小于其他武將。滅蜀之戰時,他的身份是監軍,任務是監督鐘會和鄧艾的軍事行動。當初鄧艾滅蜀之后,開始獨斷專行,他與鐘會一起密報司馬昭,并智擒鄧艾,沒有造成任何損失。后來鐘會謀反,他再次憑借自己的智慧,平定了叛亂。衛瓘于滅蜀一事上,雖然功勞不大,但是他為司馬昭,鏟除了兩個頗有威脅的人物,也算是為西晉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后來司馬昭去世,司馬炎建立了西晉,他又為其掃平了邊患,再立大功。然而這樣一代名將,卻在晉惠帝時期,被楚王司王違和賈后賈南風,一起冤殺。
Top 3:羊祜
羊祜,字叔子,他是西晉的名將,頗有先見之明。當歸曹爽把持朝政,權勢滔天,想要征召他為官,他卻看透了曹爽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沒有赴任。后來司馬家族逐漸取代魏室,他也加入了這個陣營,并成為了司馬氏的心腹。在司馬炎想要以晉代魏之前,他被任命為中領軍,在皇宮當值,統領御林軍,兼管內外政事。
除了扶立司馬炎登基有功之外,他對西晉滅吳一事,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初司馬炎有吞吳之志,他受命駐守荊州。在此期間,他不但繕甲訓卒,積極屯田,為伐吳做好了軍事準備和物質準備,還設計使吳國撤掉了,對襄陽威脅最大的石城駐軍。后來他認為伐吳的時候成熟,上表請戰,未得到允許,遺憾去世。雖然他未能親自伐吳,卻為西晉一統天下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第二名:鄧艾
鄧艾,字士載,是曹魏名將。眾所周知,他雖然在司馬昭提出滅蜀計劃的時候,持反對意見,卻是滅蜀的第一功臣。此戰之初,他的任務是攔截姜維,被姜維甩脫之后,他沒有慌亂無措,反而趁機讓諸葛緒進軍成都。諸葛緒拒絕了這個建議之后,他又親率兵馬,出陰平,擊敗諸葛瞻父子,僅憑兩千兵馬,迫得劉禪投降。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鄧艾在曹魏與東吳的較量中,也出了大力。他剛剛得到司馬懿的賞識時,被派去東南一帶視察,回來之后,提出了開鑿河道,興修水利和大量屯兵的建議,司馬懿采納之后,不但使曹魏的東南地區迅速發展,變得繁榮富庶,還大大加強了此地對東吳的防御能力。
不過數次為司馬氏立下大功的鄧艾,結局并不好,他在滅蜀之后,變得自大獨斷,受到了衛瓘和鐘會的誣告,遭到了逮捕,并在被囚車押回洛陽的時候,慘遭殺害。
第一名:杜預
杜預,字元凱,其祖父是曹魏名臣杜畿 。出身名門的杜預,沒有辱沒先人的名聲,他成長為了一代文武兼備的大才。在文學方面,他耽思經籍,博學多通,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和《春秋釋例》,獲得了“杜武庫”的稱號;在軍事上,他成為名將羊祜的接班人,擔任了滅吳的統帥,是西晉一統三國,結束亂世的執行者。杜預在軍事上的成就,意義非凡,畢竟這一戰,結束了多年的天下大亂,使中原大地,恢復了統一,因此杜預是助司馬炎一統天下的,第一功臣。
曹丕的兒子和孫子分別是誰?
曹丕的兒子是曹睿,孫子是曹芳。因為曹丕是三國時期曹魏的開國皇帝,他的兒子曹睿繼承了皇位后被尊為文帝,而曹睿的兒子曹芳則被立為太子。這樣,曹丕的兒子和孫子的身份就非常高貴、容易被后人銘記。除曹丕外,三國時期還有許多著名的皇帝和諸侯。例如,劉備是蜀漢的開國皇帝,他的后代一直統治蜀漢;孫權是吳國的開國皇帝,他的兒子和孫子也都繼承了皇位。這些歷史人物的身世、事跡、后代等內容,都是研究歷史和文化的重要領域。
眾人皆知什么意思?
眾人皆知的意思為:所有人都知道。讀音為:[ zhòng rén jiē zhī ]
一、眾拼音: zhòng
釋義:
1.許多(跟“寡”相對):~多?!?。寡不敵~?!境沙?。
2.許多人:聽~。觀~。群~?!苤?。
3.姓。
二、人拼音:rén
釋義: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女~?!珎??!?。
2.每人;一般人:~手一冊?!仓?。
3.指成年人:長大成~。
4.指某種人:工~。軍~。主~。介紹~。
5.別人:~云亦云。待~誠懇。
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這個同志~很好。他~老實。
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不大舒服。送到醫院~已經昏迷過去了。
8.指人手、 人才:~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
9.(Rén)姓。
三、皆拼音: jiē
釋義:都;都是:比比~是。盡人~知。有口~碑。放之四海而~準。
四、知拼音: zhī 、 zhì
釋義:
[ zhī ]
1.曉得,明了:~道?!ㄖ??!X(有感覺而知道)。良~?!松迫?。溫故~新?!y而進?!檫_理。
2.使知道:通~?!?。
3.學識,學問:~識,求~。無~。
4.主管:~縣(舊時的縣長)?!??!??!e(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亦稱“知客”)。
曹魏五帝謚號?
曹丕,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謚號文帝,廟號高祖。
曹叡,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239年在位),239年,病逝于洛陽,時年三十六歲,謚號明帝,廟號烈祖。
曹芳,曹魏第三任皇帝(239年-254年在位),254年,司馬師將曹芳廢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274年,曹芳病逝,終年四十三歲,謚號為厲公。
曹髦,曹魏的第四任皇帝(254年-260年在位),260年,曹髦被成濟所弒,謚號:高貴鄉公。
曹奐,曹魏最后一任皇帝(260年-265年在位),260年,魏帝高貴鄉公曹髦死后,司馬昭立曹奐為帝,實為傀儡。265年,司馬昭死后,司馬炎嗣位晉王,篡奪魏國政權,建立西晉,曹奐被降為陳留王。302年,曹奐逝世,謚號為元皇帝。
魏國歷代國君?
曹丕(187年-226年)
魏武帝曹操之子,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謚號文帝,廟號高祖。
曹叡(204年-239年)
魏文帝曹丕長子,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239年在位),239年,病逝于洛陽,時年三十六歲,謚號明帝,廟號烈祖。
曹芳(232年-274年)
魏明帝曹叡養子,曹魏第三任皇帝(239年-254年在位),254年,司馬師將曹芳廢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274年,曹芳病逝,終年四十三歲,謚號為厲公。據《魏氏春秋》記載,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曹彰的孫子、曹操的曾孫。
曹髦(241年-260年)
魏文帝曹丕庶長孫、東海定王曹霖庶長子,曹魏第四任皇帝(254年-260年在位),260年,曹髦被武士成濟所弒,年僅20歲。
曹奐(246年-302年)
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曹魏最后一任皇帝(260年-265年在位),260年,魏帝高貴鄉公曹髦死后,司馬昭立曹奐為帝,實為傀儡。265年,司馬昭死后,司馬炎嗣位晉王,篡奪魏國政權,建立西晉,曹奐被降為陳留王。302年,曹奐逝世,享年五十八歲,謚號為元皇帝。
上一篇 : 魁字粵語讀音魁字的粵語讀音:權威專家給你詳細解析
下一篇:鶴壁至焦作旅游攻略鶴壁至焦作之旅探索安陽殷墟感受洛陽龍門石窟